随着三峡大坝后期一灌混凝土浇筑入仓,三峡大坝全线达到设计高程185米。自此,历经9年建设的三峡工程核心建设物三峡大坝划上了圆满句号。这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三峡大坝的建设,攻克了一系列国内外的难题,刷新了世界水工建设的记录,创造了一系列世界奇迹。
实现混凝土连续高强度浇筑三峡大坝全长2309米,混凝土浇筑总量1600万立方米,于1998年底开始浇筑。在近10年混凝土浇筑大战中,三峡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奋进克难突破一系列世界难关,为国内外专家所关注。
由于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量超过了世界所有已建和在建水利工程,施工强度高、施工难度大而工期很紧。整个三峡工程混凝土总量是长江葛洲坝工程的2.5倍 ,是世界较大巴西伊泰普工程的2倍。在施工强度上,一年月浇筑方量为40万立方米的有9到10个月。在施工组织及施工技术上,因为施工期间,长江还在通航,长江洪峰高、量大、水深,而且还要确保通航,导流明渠通航期间,左、右岸分割,施工方式上不能互相支援,这些都给施工组织带来困难。另外,三峡大坝泄洪设施多、孔洞多达100多个,结构复杂,各种工序交叉或平行作业,相互之间干扰很大。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又面临着新的课题。三峡大坝浇筑工期只有10年,如果这些难题不攻克,必然严重拖延建设工期,使国家蒙受巨大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为此,三峡建设者大胆创新,反复论证,开创性地选定以大量应用塔带机为主,辅以大型门塔机和缆机的综合施工方案。彻底改变单一传统吊罐浇筑方式,将混凝土直接从拌和楼搅拌出来通过皮带机输送到塔带机连续入仓浇筑。这大大缩短了混凝土运送时间,使混凝土生产、入仓浇筑成为一条龙,一举实现了三峡大坝混凝土高强度浇筑,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三破世界记录,创下年较高混凝土浇筑量达548万立方米,月浇筑量达55.35万立方米,日浇筑量为2.2万立方米世界较大,是世界水电建设史上施工技术的突破和革新。
高强度施工手段,必须辅以高强度条件下的质保体系,三峡建设者通过研究和实践,创立了一整套与混凝土快速施工相配套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满足砂石料和混泥土骨料的迫切需求,三峡工程采用了特殊的生产加工成套设备,充分利用基坑开挖石碴料等有效措施,首创了9000与棒磨机联合制砂新工艺。为满足三峡大坝混凝土耐久性的特殊要求,优化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创造出二次风冷技术、综合温度控制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有效地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控制了裂缝的产生,使混凝土浇筑产生裂缝的顽症得到根治。
尤其是在三峡三期大坝浇筑中,三峡建设者以誓创的决心和勇气,认真对待工程质量,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指导工程建设,细化施工工艺,出台作业程序指导书,细化施工方案、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检查表格,详细规定各个工序的检查项目和检测频次,层层建立质量责任制,将各种质量保证措施落到实处,从而确保工程质量严格受控。他们从大坝混凝土通水冷却、混凝土间歇期、混凝土保温等几个环节,认真到位地执行质量标准,使三峡三期大坝在年上升67米、月较大上升高度达到12至14米的前提下未出一条裂缝,打破了世界的无坝不裂的说法。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专家组组长潘家铮评价三峡三期大坝质量时称:这是世界水电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三峡三期大坝建设与二期大坝建设相比,工程量和施工规模虽小,但由于施工场面局限,交通和大型施工设备布置都受到限制,严重制约了材料的进场、仓位的转换等,又因为明确了提前一年发挥防洪效益,全面投产发电机组的目标,三期大坝建设工期较原来缩短10个月,所以大坝混凝土施工强度依然很高、难度依然很大。
三峡三期大坝长600多米,混凝土方量400万立方米,于2003年开始建设。根据重新调整建设工期,三峡建设者精确排出控制节点工期,编制详尽的工程调整进度计划,细化施工工序,合理组织施工,大胆创新,采用3米升层办法进行浇筑,使三峡三期大坝混凝土上升速度创下年较大上升高度为67米、月较大上升高度为12米至14米的世界纪录,为三峡工程整体工期提前一年完工,早日发挥防洪、发电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篇内容于2024-10-16 17:20:17已补充更新上一篇:建筑用砂新国标
下一篇:水电九局发展循环经济取得良好效益